2018首期电子商务进农村顺利开幕
发布时间:2018-08-04 11:43 作者:网络信息部 点击:
次
7月31日,商务部2018年第一期电子商务进农村培训会议在黄冈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负责同志参加为期4天的培训。
本次培训会就罗田县、英山县在会上作为示范县案例进行经验交流。
在开班仪式上,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郑书伟就如何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做了讲话。他强调,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实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在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须意识到三点迫切改革的问题。首先是尽力解决好当前农产品“提篮小卖”“披头散发”的产业模式。其次在物流配送方面要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这个“疑难杂症”,努力做好让农产品“走出去”,做到“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齐头并进。最后要通过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这样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实现民族复兴。
培训会前,市委副书记、市长邱丽新与商务部市场体系司负责同志进行了工作交流,市政府副市长陈家伟出席开班仪式并致欢迎词。
随后,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区域协调处处长李刚就“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进行了解读。 2014年起,商务部选取了八个省份试点展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2014年至今,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展开,试点省份在农村物流现代化和市场现代化方面都有了极大改进与提升。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指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要向贫困地区倾斜,目标是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2018年,在综合累计的1016个示范县中,贫困县占88.6%。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前四批示范县农村网络零售额增幅为10.7个百分点。
在这五年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李刚并对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们提出了更多的工作意见。他指出,在电子商务扶贫开发水平、农村电商环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电商培训体系建设、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体系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体系建设都有上升空间。
李刚也明确说明,要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中。在《关于电商精准扶贫指导意见》中提出其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电商基础设施。扎实推进贫困地区道路、互联网、电力、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电商发展基础条件。
二、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和“名特新优”。
三、加大贫困地区电商人才培训,形成一支懂信息技术、会电商经营、能带动脱贫的本土电商队伍。
四、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电商就业创业。
五、支持电商扶贫体系建设。鼓励贫困县成立电商扶贫协会,为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产品集货、分级包装、品牌营销、物流配送等保障服务。
六、推进电商扶贫网店建设。加快贫困村电商村级服务站点建设重点打造4万家电商扶贫示范网店。
七、整合资源,对基层传统网点实施信息化改造升级。加快全国信息进村入户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支持贫困地区“万村千乡”农家店,邮政、供销合作社、快递网点等的改造。
八、加强东西部电商扶贫产业对接协作。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深化东西部电商产业交流合作。
九、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消费扶贫活动。加强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休闲农业的宣传推介等。
征国模式“村超模式”
村超模式通俗来讲就是农村超市。国家商务部给出的定义是:设在乡镇,以本乡镇居民为主要目标顾客,通过连锁经营,满足居民对日常消费品、食品、副食品和简易生产资料的需求,并具备一定的为村级农家店提供采购、配送、批发或业务指导的服务功能的店铺而运用现代流通方式的农家店,又被称为农村超市。
征国电商“村超模式”旨在打造无人超市。即“无人超市+O2O直播模式(电商)。”在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较快的时代,解放双手成了一种发展趋势。无人超市应用而生。在无人超市负责收钱的不是营业员,而是一个保险箱或者投币盒。顾客选购商品后,按照上面的标价把钱投到保险箱或投币盒,交易就完成了。无人超市的优势是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工的成本。从超市的应用场景来看,可以规模化复制,能力强,多种形式并存,比如还可以实行“无人超市+广告(店面外面做直播广告)”、“无人超市+消费金融”。从经营角度来看,无人超市可以24小时不打烊进行服务,可以满足顾客随时购物的需求。还可以缩短购物时间,给予更舒适方便的购物体验。